主菜单

影视动画学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共建“漫剧产教合作基地”

来源:影视动画学院 责编: 文玉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量:90

10月16日上午,我校影视动画学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在学校艺德楼8楼会议室举行“漫剧产教合作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北京广播电视台听听FM副台长李卓、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经发局副局长卢玉华、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主任王天佑、副主任孙哲,我校副校长陶立阳,影视动画学院院长孙永辉,副院长刘涛、李宗毅、吴锡红及学院专任教师代表参会。

影视动画学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校企合作揭牌仪式现场

 

仪式现场,陶立阳副校长首先对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给予的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他强调,学校坚持“哲学引领设计”理念,通过开设人文类课程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并以“双城育人”模式积极对接北京优质资源。期待双方以此次共建基地为起点,在课程共建、项目共创与文化传播等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李卓副台长详细介绍了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他表示,“北京时间”和“听听FM”采用“事业中心+企业”的双轨运行机制,既能保障内容品质,又提升合作效率。近年来,台里高度重视AI技术应用,将为学生提供前沿技术实践机会,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指导,打通从校园到产业的实践通道。

孙永辉院长在发言中表示,在媒介技术快速演进、文化传播形态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影视动画行业亟需跨界融合与体系重构。学院动画专业已获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专业及重点建设专业,并建有自治区级“数智动画实验教学中心”,是区内动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他认为,此次合作将依托北京广播电视台资源优势,围绕漫剧项目开发、文化内容传播及北海特色文化IP打造,将企业项目融入课程与实践体系,构建从课堂到产业的全流程育人机制。

王天佑主任结合基地在漫剧、网剧制作与主播培养方面的实战经验,提出具体合作路径。他指出基地构建了成熟的内容创作与人才输送机制,并通过与高校的产教联动,让获得实训的学生有效地了解行业发展的脉络、产业急需的创作内容。宁淮产业园内的抖音直播机构也将为学生提供从内容生产到平台运营的一线实训场景,助力学生无缝对接行业资源。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并为“漫剧产教合作基地”揭牌。

与会人员合影

 

今年7月,常务副校长胡胜、副校长陶立阳专程率队赴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开展深度考察,为此次合作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前期基础。期间,校领导一行实地走访了基地的数字内容制作中心、主播实训中心等核心区域,近距离了解基地在数字文创产品开发、智能媒体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与基地负责人就行业人才需求、课程体系对接等议题展开交流。双方围绕“如何将文化融入漫剧创作”“产创融合路径”等核心问题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了依托基地产业资源与学校教育优势,打造“教学-实践-就业”闭环的共识,这次考察为双方后续合作框架的敲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常务副校长胡胜、副校长陶立阳率队赴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考察

 

此次共建“漫剧产教合作基地”,不仅是影视动画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行业资源与实战平台,影视动画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拓展育人路径,强化专业建设与地方文化创新的联动效应,为广西乃至全国输送更多具备文化自觉、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影视动画人才。